前言
科教兴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鉴于此,高等学校理当未雨绸缪,努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几十年来,金沙唯一官方娱乐场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及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理念,以利于改革与发展。
目前ISO9000 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该系列标准体现了科学的管理思想,其重视检验,以检验为手段来加强对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对体系本身进行监控,使管理者可通畅地获得即时信息,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其文件及资料、记录控制的构思也精巧合理。从本质上来说,ISO9000 是一种将质量管理文件化、规范化的体系。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引入这套管理模式,目的在于建立起有效的规范人们行为的约束机制。规范化的文件将规定学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乃至每个员工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同时清晰地界定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接口关系,使所有涉及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从而做到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海运业是最具国际化特点的行业之一。无论是航运管理、海上安全、船舶营运,还是船员教育培训和劳务等方面,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呈必然。因此,航海教育必须以国际通行标准为准则来培养高素质的海运人才,以适应新的国际海运大市场的竞争格局。
国际海事组织(IMO)已将 ISO质量体系原理引入国际航运安全管理,并为此颁布了ISM规则。该规则汲取ISO9000质量体系的精髓,阐明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如船公司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的管理、文件管理等有关安全(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对航海院校建立质量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IMO在1997年2月1日起生效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修正案(STCW 78/95公约)中首次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应保证:由其授权的非政府机构或团体所进行的一切培训、适任评估、发证、签证及再有效必须由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连续的监控,以确保达到包括教员和评估员的资格和经历要求在内的所有既定目标;再者,在由政府机构或团体进行上述活动时,也应有一个质量管理体系。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事局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规定航海院校必须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主管机关的外部审核。国务院 200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国务院令第494号,2007年9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依法设立的培训机构从事船员培训,应当有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因此,航海教育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法规的一项强制性要求。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根据政府要求和行业的需求,引入ISO质量管理标准理念,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改进体系。在遵照交通部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和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适合学校现状及发展定位与目标的质量管理体系。本质量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学校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即描述与教育(培训)有关的并相互关联的过程和学校的质量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