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
船舶失控是指船舶自身由于某种异常情况,导致主动力、电力、操舵等系统故障,驾驶人员不能按其意图操作和控制船舶的运动状态。主要失控类型包括主机失控;舵机失控;电力系统故障所致船舶失控;船体故障(如船壳漏水,特别是尾轴进水)等。
船舶失控原因包括:因保养不当失去动力;船舶发生碰撞、失火等原因而失去动力;因为天气冷,主机等备车不充分,启动空气准备不足,使船舶失去二次启动的能力,被迫无动力拖引等特殊情况也易造成船舶失控等。
如何预防船舶失控
1.加强船舶关键设备日常保养,在进江前全面开展动力装置、操舵装置、电力系统和锚机等关键设备的效能测试,提前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船舶适航。
2.超大型船舶应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拖带设施等处于良好状态。
3.进入狭水道、桥区航道及交通密集水域要加强驾驶台和机舱值班,保持应有戒备避免误操作,与过往船舶保持安全距离,实时关注本船动力设备工况,通过采取派遣了头、备锚等安全措施以备不测。
4.定期进行船舶失控应急演习,全体船员熟练掌握失控时的应急处置程序,遇到主机失控时能合理应对。
5.严格按照规定申请专业引航。对长江江苏段通航环境不熟悉或者自行驾驶船舶航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进江海轮,应向引航机构申请引航。
6.对进船厂保养检修的离港船舶,船厂及船方需加强检修设备测试复查工作,如有新换船员,开航前务必熟悉岗位相关操作。
? 如果船舶发生失控险情,应及时开展应急程序,在VHF发布失控信息,并立刻向就近主管机关报告,请求帮助,听从交管中心或现场海巡艇指挥,将险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船舶要根据自己船舶失控的类型与性质,采取以下具体的应对措施:
主机失控
1.有效地利用余速控制船位
失控后的初始阶督鹕澄ㄒ还俜接槔殖』般仍有较高余速,能维持一定舵效。此时应立即用舵操纵船舶远离岸线、码头设施、助航标志等附近的碍航物,并尽可能地抢占上风上流位置,争取延长可供应急处置的时间。如前后有交会船舶还应留出足够的水域供他船采取避让操纵。
2.利用拖轮协助控制船位
如有护航拖轮或附近有拖轮时,则应充分利用这些拖轮。特别是原有拖轮护航的试航船、问题船,失控后应立即指挥拖轮在下风流处到位,协助顶拖以控制船位。使船首保持顶流,避免船舶在急流中打横,出现顺流高速漂移的被动局面。
3.有效使用侧推器
装有侧推器的集装箱船在船速下降后,应充分利用侧推器协助控制首向与船位,特别是要控制好船首与风流的关系,保持合理的夹角,以使船舶获得有利的风流压差和远离危险物。如有足够旋回水域,最好利用侧推器使船舶顶风顶流,以便于船舶控制船位和进行应急抛锚操作。
4.合理利用双锚
如余速较快,则需谨慎用锚,待船速降低再择机抛锚,最好抛双锚,出链长控制在2.5-3.0倍水深,若抛单锚,应抛水深较浅一侧锚并配合用舵。大型船舶抛锚应急时,一般不可同时抛下双锚,以防万一操作不当导致双锚同时丢失,而丧失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机会。
舵失控
1.立即停车
舵失控后立即停车可消除排出流对舵的影响,并可迅速达到减速目的,为接下来可能采取的倒车、抛锚等措施争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迅速采取驾驶台辅助操舵装置
船舶一般都配有备用舵机操控系统,发现舵失控后,应立即切换和使用其他的驾驶台可控舵机操控系统来控制船舶的首向和位置。
3.舵机间直接操控应急舵
如驾驶台无法控制辅助操舵装置,则应改用直接在舵机间操控的方式。安排操控辅助操舵装置人员到舵机间后应立即启用应急手操舵,并保持通信畅通。通信联络应以驾驶台与舵机间的直线音频电话为主,VHF通信为辅助的联系方式,再以适合当时环境和条件的安全速度驶至安全水域锚泊检修。
全船失电
启动备用副机、应急发电机
全船进入电源故障或损坏时应变部署,询问机舱电源修复的可能及预计需时,一般如果船上有备用副机,且有自动启动动能的一般会自动启动;如没有备用副机,应急发电机应该在45秒内启动并供电,以保证船舶重要设备用电。
来源:航运精英圈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邮编:362700 招生热线 (0595)83858888 电话:(0595)88983105 传真:(0595)83015559
Copyright ? 2016-2023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yj02@qzoiedu.com 举报电话:(0595)88983105